close

上個月,在關渡藝術節的節目表上,赫然發現一個北藝大音樂系校友的鋼琴獨奏會,副標題叫做「德式浪漫」。

沒看到還好,一看到便止不住地想,什麼叫做德式浪漫呢?



(圖中這群新納粹,看起來日子還過的滿爽的:沒事喝喝啤酒、啃啃豬腳,在黎巴嫩裔清潔工或南韓留學生的住處外面塗鴉叫囂砸車窗,就算把不到妹或找不到工作也可以一群哥兒們相互取暖.... 感覺日子還過的滿「浪」的.... 但是,一點也不「漫」)

也許「神聖羅馬帝國」跟「普魯士」還可以跟浪漫兩字沾上一點點邊兒。但在我個人的既定成見裡,現代的德國,只會讓人聯想到拜耳的農藥、愛迪達的慢跑鞋、朋馳大馬力休旅車,以及一腳就可以把我踢飛 18 碼的強壯足球員,冷峻、專業、精準、執著、鬥志高昂而又總是壓抑著內在情感和私人恩怨。如果他們還有什麼浪漫可以在東西方列國跟前炫耀的話,大概只剩下政府保育之下,完整而炫麗的森林地自然景觀了吧。

然而,文案總免不了添加一點誇飾,而又沒有什麼比起違和感與強烈對比更能增益這種誇飾效果。如果用同樣的邏輯來造樣造詞,這個世界上也許還有所謂的:

「台式嚴謹」「日式慵懶」「中式法治」「韓式豁達」「俄式恭謙」「英式敦厚」「印式秩序」「美式憐憫」

以及

「伊朗式自由」「挪威式熱情」「巴西式安全」「新加坡式寬敞」「以色列式人道」「阿富汗式兩性平權」,

乃至於「國民黨式的改革」「民進黨式的反省」「翁大銘式的慷慨」「嚴凱泰式的精明」「林益世式的廉潔」「李宗瑞式的矜持」「白冰冰式的口德」「陳揮文式的寡言」「友寄隆輝式的體貼」「王如玄式的將心比心」等等,族繁不及備載。

不過,以上這些悖論式的形容詞,可以拿來當作什麼東西的宣傳台詞,我可就想破頭也想不出來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人猿凌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